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精耕细作 狠抓落实 全力打好“六个攻坚战”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1期 作者:中共石嘴山市惠农区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11-03 | 打印 | 字号:TT

ScreenShot_2025-11-03_090201_548.png

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冯斌/摄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惠农区聚焦自治区党委、政府“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部署要求,以聚力的姿态、攻坚的精神、突破的标准,积极推动思想解放、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目前“六个攻坚战”均取得扎实进展。

  双轮驱动扩内需,打好投资消费稳定增长攻坚战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推动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协同发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抓、监测调度、动态更新、要素保障、跟踪问效5项机制,煤层气评价三期等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高效推进,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加速建设。紧盯“政策导向”不动摇,系统谋划宁夏润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煤层气制造生物原料及其衍生物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强化“链式思维”不动摇,围绕产业链核心企业、关键环节精准招引、以商招商,对接优质项目,目前已到位资金46.46亿元。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抢抓春节、暑期等消费热潮,开展“2025惠农年货节”等促消费活动,举办自治区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等赛事活动,发放消费券5.9万张,带动消费1300余万元,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精耕细作促转型,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体现惠农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用力稳一产、提质效。燕子墩乡海燕村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一期、二期建成投产,93座现代温室实现产值200余万元;发挥绿色食品加工科技创业园平台集聚作用,实现牛奶等特色农产品就地精深加工,加工转化率达到73.5%。坚定不移抓二产、强支撑。加快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宁夏建龙特钢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等技改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9%;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支持石嘴山市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大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多元合金孕育剂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21%;加快氰胺等特色优势产业质效提升,宁夏嘉峰化工有限公司、宁夏日盛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挖潜育新提三产、补短板。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增势赋能,实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加快陆港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建成保税物流中心一期中转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比下降至16%;引入民谣集等知名品牌入驻核心商圈,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家,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中房·玺悦澜庭等改善性住房项目带动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99%,“金蛇献瑞 幸福惠农”燎疳活动等带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马家湾村、东永固村分别入选2025年全国夏季、秋季“村晚”示范点。  

  创新突破增活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

  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破除障碍。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5项改革试点任务,探索跨乡镇跨村组特殊群体承包地延包等创新做法;深化“六权”改革,燕子墩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案例,宁夏建龙特钢有限公司入选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扩大开放强化合作。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多式联运“一单制”打通公铁海联运链条,开行与天津港等港口班列212列,完成进出口总额5.37亿元;打通煤炭、矿产品等运输关键通道,持续推进“疆煤入宁”;黄公铁路惠农区专用线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打造黄河流域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科技创新引领带动。推进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实施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5个,9家企业成功申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入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9项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项获批自治区重点项目。

  多能互补强供给,打好能源安全绿色发展攻坚战

  以绿电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智能电网建设更加坚强高效。烽燧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进入基础施工阶段,中和共享储能电站完成主体建设,国能石嘴山电厂实现粪污生物质燃料发电,电网架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利用规模逐步扩大。宁夏天净隆鼎碳化硅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建设,新能源装机达到1165兆瓦,鼓励指导高耗能企业购买绿证105万张,绿电消纳比例达到40%以上;煤层气探采项目迈入全面排采期,产气量超750万m³;启源芯动力宁夏惠农G110国道1号重卡充换电站建成投用,标志着宁夏首条新能源重卡换电干线贯通,高效承接重型运输领域电动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智改数转添动能,打好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攻坚战

  深入实施数字赋能计划,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加速工业数字化升级。开展梯次培育,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库,累计建成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5家、智能工厂3家。夯实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万兆光网试点。深化数字化惠民服务。加快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数字素养测评优秀率位居全区前列;稳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为所有基层医疗单位配备“智慧医保”设备,实现医保业务全天候服务。

  纾困解难优环境,打好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攻坚战

  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审批监管、精准纾困解难,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智能审批智能帮办”试点,办理时间平均压减94%;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41项事项实现线上线下通办,审批效率同比提升超64%;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纵深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试点,落实“企业无检日”等制度,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强化要素保障。实施蒸汽管网建设、电力线路迁改、矿井水处理再生利用等13个基础设施水平提升项目;搭建国家级生物制造中试基地和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平台;处置“僵尸”企业3家,盘活处置闲置土地690余亩;深化政银企对接,签约合作项目总金额超32亿元,靶向解决各类生产经营痛点。

  责任编辑:李妍


>>><<<
【作者】:中共石嘴山市惠农区委员会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1期